看的出来,这个所谓的芭莎明星慈善夜不太专业。

  嗯,也不能说不专业,准确的说是压不住场子。

  说白了,就是一个时尚杂志,原先靠着一些人脉和刷脸请来一些相熟明星,都是一家人,大家卖面子,自娱自乐就过去了。

  这回傍上了华谊和易安两大巨头,又吸引了其他明星,搞了个大场面,结果就有点小失控了。

  现阶段,所谓的时尚杂志主编,对明星来说还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。

  就算是有影响力,《时尚芭莎》也仅仅只是一个杂志,很多明星与其交流时是持平等甚至是高姿态。

  你好我好大家好时都行,不顺心了,也未必怎么鸟你。

  颜礼这几个大佬更不用说了,能来就是给面子了。

  苏芒这个主编,也只是打个招呼,真正招待颜礼他们的是杂志背后的老板。

  而且即便是他,也有人不太把其当回事。

  除了几个撑场子的企业家,像颜礼他们做传媒影视的,手上的相关资源比其多得多,只不过不涉及或者没有深耕细化这方面而已。

  王忠军那边怎么想不清楚,对于颜礼来说,这次之所以过来。

  一是慈善,这种公益活动曝光是怎么都不嫌多的,二就是在《画皮》开机前营销一波双兵。

  把双兵的热度吵起来,然后合理顺滑的接洽不久后的《画皮》开机。

  至于具体怎么炒,也不用双兵多么演,两人只要共同露面,保持正常状态,就有的是媒体和团队发挥。

  除了双兵,颜礼此番还有点捧邓朝上位的意思。

  “刘总,是不是有个什么明星合影的环节。”

  《时尚芭莎》的刘老板不解其意,但他明白颜礼有话说,直接询问。

  “颜总有什么建议?”

  “建议谈不上,提个点子,刘总考虑考虑。”

  颜礼笑眯眯道:“我觉得你们这个合影环节不太正规,有点乱,可以专门挑几个比较有分量的一起上去宣传一下慈善公益。”

  “比如四旦双兵,小明、邓朝、大为几个,都是咱们内地当红的花旦小生,齐聚一堂,对咱们慈善夜也是一个看点。”

  王忠军看了颜礼一眼,作为华谊的掌舵者,闻弦知雅意。

  这几个人本来就有联系,共同上台是一个整体亮相。

  到时候各家团队一炒,把事件敲死,带带节奏,把几个人炒成内地最红的存在。

  这对这几个艺人也算是一个好处,不过对有些人的好处更大,比如邓朝,完全就是给他抬咖。

  碰瓷黄小明不算,还要碰四旦双兵?!

  王忠军不动声色道:“这几个人少了点吧,不如让心茹和有朋上,女六男四,十全十美。”

  给邓朝抬咖可以,华谊要吃大头。

  颜礼看了他一眼:“就你们华谊有人,我们公司张智霖、王欧、乔振宇都在,还有陈昆、陆易和孙丽几个也够资格,打包打包都送上台呗,王总,物以稀为贵,多了就不值钱了。”

  王忠军不满,直接挑明:“邓朝名气是不是差了点。”

  颜礼当仁不让:“所以你们华谊占大头,周、李、黄,三个名额,我们易安俩。”

  “我们人多,所以你们蹭名气更占便宜。”

  “话题热闹,不也是你们得利最多。”

  “童大为关系和你不错吧,算是你们易安的人吧。”

  “这么说,你们华谊还是童大为的老东家呢。”

  两人唇枪舌剑,王忠军想再推几个华谊艺人上去,颜礼不愿意。

  于胖子出来打圆场:“王总,颜总,四旦双兵和四大一哥都是外界熟悉的,临场加人确实效果不好。”

  “都是朋友都得利,不管谁多谁少,别计较那么多,以后还有的是合作。”

  王忠军犹豫片刻,提了条件:“男星必须小明领头。”

  四旦双兵谁领头,真不好分,而且华谊有两个,选谁都不好,索性无视。

  但黄小明作为男星中最红的,必须抢占C位。

  颜礼也同意了,这次确实是帮邓朝抬咖,华谊退了一步,他也不好揪着不放。

  虽然目标是邓朝争夺内地小生一哥,但现阶段,邓朝起步偏晚,得先站稳四大一哥的位置。

  颜礼和王忠军达成一致,刘老板就直接联系苏芒调整环节了。

  华谊和易安两方敲定,他们的人肯定没问题,童大为也会帮忙,章子衣和小燕子会不会卖面子还得看苏芒的联络。

  不过问题不大,真不卖面子,那就换人。

  真要是搞出这样的名场面,谁不在反而谁尴尬,四旦双兵,双兵不好换,四旦可没说不能换人。

  苏芒去联络,颜礼和王忠军一反刚才的剑拔弩张,又乐呵呵的聊了起来。

  近一年来,华谊策略有所转变,电影方面主要就放在《集结号》上,此外就投资了两部小成本。

  不过,相比于电影策略的紧缩,在艺人经纪和电视剧领域却是大刀阔斧。

  一边嗷嗷签人,一边重点投资出品电视剧,据颜礼所了解,依靠工作室+外拉投资模式,今年在拍和明年预拍的项目,已经超过了十部。

  从纸面上来看,华谊也成了产量堪比易安、海润的电视剧新巨头。

  而华谊投资电视剧的原因也很简单,就是扩散影响、消化艺人,以及盈利。

  靠风险极大的电影盈利难度太高了!

  华谊目前能够稳定赚钱的也就一个冯小刚,光靠一个冯小刚拍电影,华谊是上不了市的,而且这种高依赖某个人的模式也会影响股价。

  所以华谊才会大肆进军电视剧市场。

  实际利益能赚多少不好说,但至少声势大,也能赚钱,整个公司的盈利模式相对平衡。

  颜礼和王忠军聊的就是华谊电视剧发行合作,华谊不可能把整个电视剧发行交给易安,免得受制于人。

  但个别盈利高项目,交给易安发行可以赚更多的钱,华谊也不排斥。

  不过这种方法,华谊明显占便宜,拥有发行主动权的易安,自然要趁机扒拉点好处。

  能投资最好,投不了也安排几个角色,再不济给霍丝燕争取争取。

  上次逼的《鹿鼎记》用霍丝燕,给颜礼带来了不一样的感觉。

  睡华谊的人,用华谊的资源结账,霍丝燕拍着公司的戏却最感谢自己,有一种NTR的刺激感。

  而且这样的玩法更安全一点,把自家资源划拉给某几个女人,傻子都看出来同颜礼有一腿。

  颜礼不怕,但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得些清净。

  除了合作,也聊了一些项目的运作。

  华谊有钱的,但绝对撑不起这么一摊子,也不敢撑,不然资金链一断,王家哥俩就等着跳脚吧。

  所以华谊的电视剧项目运作和颜礼之前预估的也差不多。

  华谊出渠道、艺人、招牌和少部分投资,多数项目负责人还要出去外拉投资,甚至搞出了所谓的预售。

  说白了,先和电视台接触。然后拿一部分定金,然后用定金的钱来拍剧。

  这种情况在圈子里不少,但电视台也不是傻子,想这么玩,少不了被压价,而且不是什么项目都可能让电视台提前掏钱。

  华谊电视剧可以大规模搞这个,全靠华谊的招牌顶。

  毕竟是大公司,再怎么着,也不用担心剧组交不了剧和跑路。

  不过这么一来,虽然解决了资金问题,但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剧组的未来利益。

  同时,这种拿公司招牌做抵押的做法,风险不小。

  万一要是几个项目玩砸了或者连续扑街,对公司是一个不小的负面影响,进而使得合作方和电视台改变态度。

  说白了,这就是为了扩张而透支公司潜力。

  艺人经纪是这么玩的,电视剧业务也是这么玩,只要报表好看,只要能够上市,隐患和代价回头再说。

  还是那句话,就算出了问题,也是整个公司的所有股东和股票持有者一起买单。

  颜礼有时也感慨,不怪华谊发展的快,这哥俩有时候是真不当人。

  像颜礼的易安,或者海润等传统影视公司,一方面顾忌节操和行事谨慎,一方面舍不得一部戏一部戏堆积起来的声望和招牌。

  做生意,底线低和高各有好处,但就上市速度而言,底线低操作更容易。

  于胖子在旁边也是大开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或者取消屏蔽JavaScript的正常运行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第一时间更新《华娱情报王》最新章节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现代言情相关阅读More+

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,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,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。如有疑问,请联系作者删除

Copyright © 2021 流风阁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地图导航 地图XML